



9月,又将有一批小萌新要开启正式的幼儿园生活。家长可以抓紧时间在孩子刚入园阶段着重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这样可以让他们入园前后的生活轻松衔接,孩子也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01
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主吃饭、用水杯喝水
入园后,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是不是“吃饱”、“吃好”了,白天有没有喝够水。所以,从现在就锻炼起来,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练习用水杯喝水,让孩子自主吃饭、会用水杯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而且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自主如厕
独立如厕是孩子自理能力中一个基础的技能,能够独立上厕所的孩子,入园后更从容,过渡期更短。从现在开始,孩子在家上厕所,家长不要再包办,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练习自己脱裤子、提裤子。
自主穿衣穿鞋
入园后,孩子需要在幼儿园午休,虽然老师会给孩子们提供帮助,但还是要提前教他们练习自己穿衣穿鞋,这项能力也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更好地适应幼儿园。
02
培养与幼儿园匹配的饮食习惯
通常,幼儿园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提供三餐两点,这段时间,家长提前帮助孩子调整用餐时间及结构,尽量与幼儿园的饮食接近。
比如,幼儿园的早餐时间约在8点,午餐时间约在11点半~12点,晚餐时间约在4点半~5点。可以尽量根据这个时间来安排孩子的一日三餐,再在两餐中间安排一些酸奶、水果类的加餐,帮助他们提前适应。
03
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
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地按幼儿园的时间安排他们的一日活动。
一方面要帮助孩子养成适宜的作息习惯,一般幼儿园早上入园时间为8点左右,午睡安排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半。另一方面可以匹配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流程来安排孩子的室内外活动。
04
锻炼孩子通过表达寻求帮助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提前教给孩子请别人帮忙并不丢脸,告诉他们老师和妈妈一样,都很愿意提供帮助。所以,要教会孩子说这些话,让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地表达出来——
当感到口渴时,要说:老师,我想喝水。
当有尿意/便意时,要说:老师,我想小/大便。
当没吃饱时,要说:老师,我还想吃。
当不舒服时,要说:老师,我难受。
不打无准备之仗,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成长道路,为了即将开始的幼儿园新生活,做好孩子的技能建设,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