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教育的成本也在提高。家长们重视子女的教育,愿意给孩子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在这种环境下,出现了托幼一体化的概念。托幼一体化是什么?为什么要托幼一体化?
过去几年,职业女性的孩子在0-13岁之间,一般是由爷爷奶奶带,或者姥姥姥爷带,或者保姆带,宝妈放弃工作全职带娃的比例较少。随着0-3岁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老人带娃不再是最受欢迎的方式。保姆单独带娃不放心,家里长辈和保姆一起带娃也不是两全的好办法。因此,将孩子交给专业的托育机构来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托育机构带娃确实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但是,3岁之后孩子上幼儿园又要换一个环境,孩子适应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因此,托幼一体化的出现也就合情合理了。那么,托幼一体化是什么?
托幼一体化并非将托育机构和幼儿园合并到一处,也非在幼儿园增加托育班或者在托育机构增加幼儿园。托幼一体化,重在管理和教育的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比较容易实现,但是教育一体化却很难。
教育一体化,更有利于0-6岁孩子的全面发展。通常情况下,我们常常把0-3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早教,把3-6岁儿童的教育称为幼儿园教育。那么,孩子在3岁时,就要经历一次教育形式和教育者心理上的转变。孩子是敏感的,突然的改变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孩子不愿去幼儿园,甚至每次开学都要大哭一场。所以说,3岁并不是一个分水岭,孩子在3岁前后的教育应该自然而然地过渡,就像从0岁-1岁、1岁到2岁一样,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和规律来调整课程内容,而不是让儿童教育在3岁时画条线。
0-3岁的托育教育,通常只是室内的教育,而3-6岁的幼儿园教育,必须包含户外活动。教育一体化,首先需要打破这个空间上的形式,让孩子的发展更加适应实际的成长特点。
0-6岁,孩子每一年的成长都是令人激动和兴奋的,越小的孩子变化越明显。因此,按照月龄和年龄分设不同的班级,根据孩子实际的成长阶段来安排教育内容和形式,孩子会更乐于接受。
0-6岁,是孩子认知社会、培养习惯、性格形成、学习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础阶段,让孩子在教育一体化的方式下学习,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一体化,换句话说就是给了孩子一个更稳定的环境。
托幼一体化,重在教育一体化,教育一体化的实现程度,也就是托幼一体化的实现程度。因此,托幼一体化是否可行,还要看学前教育机构是否完成了教育一体化的准备。
相关新闻